发布时间:2019-12-17
作者: 浏览:4987
提到急诊医学科,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“120”的警笛声一路呼啸,一名危重患者被送到了急诊医学科,医生在胸外按压,护士在心电监护,建立静脉通路,家属在一旁抽泣。事实上,急诊医学科确实如此,抢救工作总是在陡然中进行。
然而,除了抢救病人,我们每天也接待着纷繁复杂的患者。这些患者暂时生命体征平稳,不需立马抢救,但是病情在变化,也容不得半点松懈,它就是急诊输液室。
输液室承接着门急诊所有的输液患者的治疗,也是门诊患者就诊后最后一个环节的治疗,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最后一个环节上。都说打针是小治疗,但就是这种小治疗,却容不得输液护士有任何的马虎,每一个输液细节,都容不得半点马虎。从医嘱到配药,均经过双重核对才能应用到患者身上。即便如此,输上液体之后,我们还得进行巡视、查看、宣教、指导、询问,唯恐遗漏掉任何细节。
由于季节变化,这段时间流感、上呼吸道感染、发热等患者排队看起了病。急诊医学科输液室的病人也络绎不绝,我们忙碌着,有条不紊。一天,我正巡视输液室,发现一名中年男性面色异常,我赶紧上前查看,该患者输入的是青霉素,输入时间约10分钟。此时患者气促,面部、颈部及双上肢外露的皮肤呈现大小不等的皮疹,我即刻夹闭输液管道,更换输液器及生理盐水,同时呼叫一起值班的护士立即报告值班医生,并取来血压计,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。董超医生火速赶过来,询问病情及查体,初步判断患者发生了过敏反应。我立即医嘱予以抗过敏药。大家齐心协力将患者扶到平车上并快速推入抢救室进行进一步冶疗,抢救室护士早已准备好了电极片,吸氧管,我们一边快速为患者连接,一边为患者做心电图等对症检查与治疗,同时安慰、指导患者及家属放松心情。经过我们的抢救,半小时后患者自诉气短已好转,皮疹范围也在缩小,此时监护仪的数据显示患者生命体征也恢复平稳。
这是急诊输液工作的日常,虽是简单寻常的输液,但病情变化、病情发展随时考验着医护人员。我们不只是奔跑在出诊路上,也穿梭在院内急诊输液室里。急诊护士的工作不仅需要具有敏锐的判断力、娴熟的操作力,还需具有团结协作的战斗力,一切困难才能迎刃而解,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,满意而归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。急诊工作,急在分秒,救在精益!
(急诊医学科 李欢)